雷射位移計技術指南
1.什麼是雷射位移計
• 雷射位移計以微米為單位測量工件的高度和厚度以及距離。
• 光電感測器檢測工件的存在,但雷射位移計可以精確到以微米為單位測量出物體的距離。
-
* 雷射位移計有各種類型,包括接觸型、超聲波型、電容型和感應型。 本技術指南介紹了雷射位移感測器,這些感測器配備了雷射作為光學系統的光源。
-
頁首
2.主要特點
-
- 非接觸式測量
-
- 遠距離測量
-
- 小物體測量
-
- 高速、高準確度測量
-
- 可測量大多數的物體
-
- 光學系統上的油塵
頁首
3.雷射位移計的測量
頁首
4.雷射位移計的光學系統
-
擴散反射
雷射光束以直角發射到目標物體上。
受光元件檢測來自物體的反射光。
該系統可以在更長的距離範圍內進行測量。
這不適用於針對很少產生擴散反射的透明或鏡面反射物體進行測量。 -
正反射
光學系統安裝在相同的光軸投光角和受光角處,主要用於測量透明和鏡面反射物體。
測量距離變短,但是可以獲得更高的測量精度。
-
對照型
該感測器投光螢幕光束光,以測量物體阻擋的光寬。
對照型系統可避免物體顏色和表面條件的影響,適用於測量寬度、直徑和間隙。
5.產品陣容
以下是雷射位移計的陣容,以滿足精度、物體和安裝要求。
CD22系列 | CD33系列 | CD5系列 | CDX系列 | TD1系列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光學系統 | 擴散 | 擴散反射/正反射 | 擴散反射/正反射 | 擴散反射/正反射 | 對照型 |
光源 | 雷射等級1 | 雷射等級2 CD33-L:1 級 |
雷射等級2 CD5-L:1 級 CD5-W2000:3R 級 |
雷射等級1 | 雷射等級1 |
受光元件 | C-MOS | ||||
結構 | 內建放大器 | 放大器分離 | |||
線性度 | ±0.1%F.S. | ±0.1〜±0.3%F.S. | ±0.05〜±0.1%F.S. | ±0.015〜±0.05%F.S. | ±0.4%F.S. |
採樣週期 | 500~4000μs 4種模式 |
500(750)~2000μs 4種模式 |
100~3200μs 6種模式 |
12.5~1000μs 7種模式 |
500μs |
頁首
6.詞彙表
-
解析度
這表示感測器測量單位的準確度。
例如,此尺規的比例尺刻度為 1 mm。
因此其解析度為 1 mm。 -
-
重覆精度
即使在靜止狀態下,雷射位移感測器的測量值也會波動。
在靜止狀態下,物體同一點重覆測量值的波動是重覆精度。 -
重覆精度是最高頂峰和底部之間的值。
-
全量程 (F.S.)
必須進行型號選擇,因為測量距離、高度差和感測器與物體之間的移動範圍都在此範圍內。
-
線性度
線性度是測量值與實際位移、距離之間的誤差。
對於雷射位移計,它描述了最大距離差。如果感測器沒有誤差,則實際距離和測量距離會形成一條直線。
這是一條理想直線。然而,實際上,圖中顯示的實際測量結果與理想線存在誤差。
以全量程百分比計算的方差是線性度。
距離值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。
<計算公式>
線性度 = +/- 百分比 x 全量程
<例>
線性度:+/-0.1 %,全量程:+/-20mm
線性度 = +/-0.1% x +/-20mm = +/-0.1% x40mm =+/-0.04mm, +/-40μm
-
採樣週期/採樣頻率
採樣週期是進行一次測量的時間,採樣頻率是每秒測量的次數,赫茲(Hz)。
為了測量低反射物體,例如黑色橡膠,採樣週期需要很長以增加接收光量。
為了測量高反射物體,例如拋光金屬,有必要縮短採樣週期以避免接收光量飽和。
OPTEX FA 的雷射位移計配備自動採樣週期功能,可調整到最佳採樣週期進行測量,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反射率變化時的誤差。
-
平均(移動平均線)
-
• 即使物體處於靜止狀態,多次測量的雷射位移計測量值也會波動。
平均用於最小化波動。
OPTEX FA 的雷射位移計使用移動平均值在每次採樣時輸出平均測量值。 -
-
• 移動平均計算範例)
平均:4 個樣本
測量值(原始數據)
測量值(平均值) -
-
溫度特性(溫度漂移)
這是測量值隨工作溫度變化而變化的特性。
這被描述為 +/- 0.08%FS/C° 或 0.2mm/K,凱爾文。
如果雷射位移計具有 +/-0.08%FS/C° 和 50+/-10mm 範圍,
20mm, +/-10mm, x 0.0008= 16μm
測量值每 1C° 波動最大 16μm。
-
預熱時間
這是感測器在開啟電源後達到其規格性能水平的時間。
(感測器內部溫度穩定的時間。)
典型時間為 5 到 30 分鐘,具體取決於型號。
-
移動解析度
即使與物體的距離沒有改變,移動物體的測量值也可能會波動。
這是由於物體移動時受光元件上的焦點移動而發生的。
這種測量值對移動物體的波動稱為移動解析度。
對於表面平坦的物體,例如玻璃或半導體晶片,不會產生波動,但對於大多數其他物體,會產生波動。
因此,在移動物體的情況下進行測量時,需要考慮移動解析度。
如果可以選擇光斑和寬物的雷射點,則具有寬光束的模型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移動解析度的影響。
移動解析度沒有列於目錄中,因為它根據物體的表面條件而變化。
波動需要在實際測試中確認。
頁首